促进消费恢复还需加把劲
【天辰登录】用一句“惊蛰春尚早,陌上柳未青”来描述当下的消费市场,可谓再恰当不过了。前2个月,尽管我国消费数据回暖明显,但暖意中夹杂着缕缕寒凉,特别是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(CPI)、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(PPI)等关键指标不及预期,给消费市场的恢复增长带来了不确定性。
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,【天辰平台代理注册开户】2月份我国CPI同比上涨1%,环比下降0.5%;同期PPI同比下降1.4%,环比持平。从数据结构分析看,上述指数回落虽受春节错位、基数抬升等因素影响较大,但也清晰传递出下游居民端消费仍有待修复的强烈信号。
央行数据也进一步验证了上述判断。2月当月,我国居民存款增加了7926亿元,同比多增了1.08万亿元,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。居民选择用“预防性储蓄”来替代一部分消费,表明居民的消费意愿仍需要进一步激发提振。
消费是收入的函数,收入是影响消费的直接因素。之所以出现“不敢消费、不愿消费”的情形,有必要从收入端寻找原因。近年来,受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,居民可支配收入相对下降,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意愿。
要让老百姓敢消费、愿消费,最根本的途径在于稳就业。就业稳了,收入自然就稳了,消费预期也会随之改变。特别是解决了教育、医疗、养老等领域的后顾之忧后,居民消费的内生动力就会逐步增强。当前,要继续做好稳增长工作,既要通过经济的稳健增长,把全社会的财富蛋糕做大,也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,在蛋糕的切分上多向居民端倾斜。
与“不敢消费、不愿消费”并存的,还有“不能消费、有钱花不出去”的问题。近年来,我国消费升级趋势明显,广大居民对消费扩容提质提出了更高需求,但供给不能与需求同步,满足不了消费者对高品质商品与服务的需求,这也是中央强调更好统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扩大内需的原因所在。
去年底,中共中央、国务院印发了《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(2022—2035年)》,提出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,提升传统消费,培育新型消费,扩大服务消费,适当增加公共消费,着力满足个性化、多样化、高品质消费需求。这实际上为解决不能消费等问题指明了方向,即通过改善消费环境、创新消费场景、提升消费供给等举措,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。
让消费尽快“回血”,是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明确的重点任务之一,其中,稳定大宗消费、推动生活服务消费恢复等举措被提上议事日程。目前,全国已有多地掀起消费券发放热潮,旨在进一步刺激家电、汽车等消费。商务部近期启动了三年行动计划,全面推进便民生活圈建设,推广即时零售等线上线下融合新模式。此外,全国已有30多个城市下调首套房贷利率或取消住房限购政策。
上述举措或着眼于短期消费刺激,或立足于长期消费动能培育,都将对我国消费市场加快恢复产生积极的作用。需要指出的是,从短期看,需求是主要矛盾,但从中长期看,供给侧是需要持续发力改进的方向,只有坚持不懈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以高质量供给来引领和创造需求,方能为经济增长注入更为持久的动力。